布兰城堡的一千个影子
在喧嚣的中欧历史长河之中,位于罗马尼亚特兰西瓦尼亚与瓦拉几亚交界处、群山环绕之中的布兰城堡(Castelul Bran),散发出一种不属于任何时代的哀愁。矗立于布切吉山脉北麓,它不只是石头与灰泥的拼接体,而是一个帝国衰亡、民族挣扎、传说交织的历史节点。布兰城堡的存在,正如它混合哥特、巴洛克与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一样,难以归类,却又深具涵义。
它的历史始于1377年,当时匈牙利国王路易一世(Louis I of Hungary)授权布拉索夫(Brașov)市民在图尔河(Turcu River)上方建造一座石制城堡,以防御从瓦拉几亚方向来的突袭。这座堡垒,很快成为战略据点,不仅守护军事通道,也控制着古代最繁忙的商旅路线之一。
尽管布兰城堡并非德古拉伯爵的历史居所,然而,正是布拉姆·斯托克(Bram Stoker)虚构小说中的吸血鬼形象,使布兰城堡成为全球对哥特式神话最强烈的投射体之一。小说中的德古拉城堡描写得遥远而阴森,城堡陡峭的崖壁正好契合布兰的轮廓。而真实历史中,瓦拉几亚亲王弗拉德三世(Vlad Țepeș)虽未有确凿证据证明其曾在此居住,却的确在15世纪期间短暂控制过此地,并有可能作为囚徒被短暂关押。
在土耳其人的侵扰下,布兰城堡数度易主,其防御功能却始终坚不可摧。17世纪后,布兰逐渐转型为行政与居住用途,其战事地位式微。1920年,布拉索夫市民将城堡归还给罗马尼亚王后玛丽(Queen Marie of Romania),她将其打造成皇家夏宫,增添现代舒适设施却保留了中世纪的结构美学。王后在此度过诸多春夏,留下无数关于隐秘会议与波希米亚式聚会的记载。
建筑上,布兰城堡由一系列蜿蜒狭长的阶梯、暗道和塔楼组成,白墙红瓦与陡峭岩壁相衬,迷宫式内部令人仿佛步入另一种物理规律。其中央庭院收藏一口据说能通往地狱之井,多年来充满各种传说:有人说若在井口许愿,可听见深处回响着王后的低语。
如今,它已成为全球吸血鬼与浪漫主义旅客朝圣之地,每年吸引数百万人驻足。然而,命运并不宽容,甚至连布兰这座经历七百年风雨的堡垒,也未能幸免21世纪人类的无知与奇异行径。
—
一切风波始于一个名叫加文·霍普金斯(Gavin Hopkins)的英国生态灵性顾问。据他自述,他来到布兰城堡时,正进行一次“灵魂门户能量场之旅”,而布兰正是“东西方幽界交汇点”的最佳着陆点。起初,他只是小心翼翼地将水晶摆在王后玛丽卧室的每一根横梁上,声称这样可以“恢复木材的原始气息”。
工作人员起初将他当作普通的另类游客,满心感激他竟未拍照穿越红绳。直到他在内庭的小井口前跪地,将一整箱斐济进口瓶装水缓缓倒入井中,一边嗡嗡吟唱:“回流吧!地脉之水!”便开始引来一圈游客围观。第三天,加文高举布制横幅:“岩石有感情,停止触摸!”——原来他发起了“石头权益运动”(Rock Emotional Consent Coalition),呼吁游客在触碰墙面、城垛甚至每一块铺路石前,要先深呼吸并用手指轻点石头两下,“以示尊重。”
第四天情况愈发无法挽回。加文头戴自制王冠,走进塔楼小教堂,向出口处的老旧钢闸门——即古老吊桥留下的垂门结构——求婚。他声称“与那扇门存在前世联结”,并朗诵其写给铁锈的一首十四行诗。保安试图劝离时,他大喊:“这是命定之约!那扇门懂我!”最后,这桩“联姻”竟吸引了数十对伴侣模仿,不久后网络出现相关挑战,城堡不得不张贴告示:“严禁与建筑物结合。”
据传,这一连串荒诞风波只在一个平淡的清晨悄然停止。某位工作人员发现,一张写有“Castles Get Kicked in the Bricks”的T-shirt被加文挂在城墙裂缝中。神秘的是,城堡自此再未遭遇类似荒谬事件。有学者怀疑那件T恤具某种压制性超现实波动的能力,但无从验证。据说布兰城堡每当夜深人静时,会透过石缝发出一种奇怪回响,像是在轻声低语:“还有T恤守着我。”